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干细胞在精神分裂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27  点击:285)

 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和精神分裂症、双相型障碍及严重抑郁症相关的遗传突变或许会破坏发育大脑中的神经元连接,文章中研究者Hongjun Song表示,我们利用精神疾病和非精神疾病患者机体的干细胞来进行研究,观察这种恶性遗传突变在年轻个体大脑中的效应,相关研究成果或为揭示精神疾病的发病机体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疾病过程中可能伴有认知功能损害,部分患者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
就发病机制而言,有多种假说:比如神经干细胞的发育障碍、免疫功能减退、增殖水平降低引起神经网络失衡等。
其中较为确切的机制是—大脑的补体系统发挥的作用出现失常。
 
在大脑中,补体系统在机体的正常发育和疾病发生期间的免疫反应、突触消除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脑中的炎症和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都会导致突触丢失以及神经连接的破坏,而后,可能就有了精神性疾病(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

 

干细胞与精神分裂症

 

既往研究,干细胞有利于修复病变或受损的器官和组织,已用于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症和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具有良好的疗效。鉴于干细胞修复神经组织和调节脑部微环境的作用,预示着干细胞是改善精神分裂症的有前景且极具吸引力的靶向手段。
 
干细胞经定向诱导为神经元,并且激活内源神经干细胞,促进受损神经元的替换和神经胶质细胞生长,恢复神经网络平衡,修复脑部受损组织。研究学者在50例脑梗死患者的干细胞移植中发现,干细胞移植可在脑损伤中创建适宜的微循环环境,分泌营养因子,使新生的细胞能够在损伤位置存活滞留有关。
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系列的突触联系失常,逐渐产生了临床上所见的阳性、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障碍,现代的医学观念强调的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通过干细胞建立特殊的轴突发育关系和神经网络,调节多巴胺释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从而达到修复目的。
 
随着再生医学的高速发展,科学家窥见了精神疾病治愈的新钥匙,即具有多向分化能力,修复受损组织能力、免疫调节功能的干细胞技术,对其干预大脑内部炎性免疫对于海马体神经发生的抑制作用进行研究。

 

相关研究

 

①研究人员为苯丙胺诱导的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实施单次静脉输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并评估其效果。结果显示,干细胞移植纹状体和海马体中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行为,炎症因子TNF-α水平下降,减弱神经炎性反应;另外,UC-MSC调节性T细胞标记物,Foxp3升高,抗炎因子IL-10水平上调。
②韩国一项研究表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可抑制精神分裂症相关的神经递质变化,并可诱导Treg和在外周产生抗兴奋的细胞因子IL-10。在单次输注hUC-MSC后,观察到其可达到调节Treg细胞和分泌IL-10的作用,具有长期益处。
研究者认为对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对抗精神病药物的研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相较于传统采用典型或非 典型抗精神疾病药物的治疗方法而言,采用体外 定向诱导分化 iPSCs 治疗 SCH 具有众多优势,发展前景非常光明。根据已经报道的临床应用案 例,该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必将成为精神疾病患者的福音。

 

Copyright © 2014 河南省华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豫ICP备12014097号-4  CRM系统入口